闲置商标“沉睡”变“黄金”:千亿级交易市场正在崛起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在北京一家创业公司的会议室里,创始人李女士正为她的新咖啡品牌名称发愁。原本心仪的多个商标已被注册,而重新命名意味着已有市场推广计划要推倒重来。转机出现在一家商标交易平台——她以2.8万元购得一个注册多年却未使用的“闲置商标”,解了燃眉之急。
这只是当前闲置商标交易热潮中的一个缩影。随着创业大潮与品牌意识觉醒,曾经被企业束之高阁的“沉睡”商标,正悄然成为市场追捧的“香饽饽”。
“沉睡资产”价值凸显
“这个商标是五年前注册的,当时计划推出新产品线,后来项目搁置,商标就一直闲置在档案室里。”一位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直到最近通过专业评估,才发现这个看似普通的商标潜在价值达15万元。
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,我国有效商标注册量已超过4000万件。专家估计,其中约30%的商标处于闲置状态,这意味着市场上存在超千万个“沉睡商标”,构筑起一个潜在价值数千亿的交易市场。
交易驱动力:供需双旺
需求端,创业创新持续活跃使得优质商标资源日益稀缺。“好记、有寓意的二字、三字商标基本已被注册一空。”知识产权律师张泽分析,“直接购买闲置商标,帮助创业者省去注册时间与驳回风险,实现品牌快速落地。”
供应端,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闲置商标是“可以变现的资产”。一些公司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,对闲置商标进行梳理、评估和处置,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专业化平台促市场成熟
以往,商标交易多在熟人圈子进行,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效率低下。如今,专业商标交易平台的出现正改变这一局面。
“我们平台现有待交易商标超过50万个,去年促成交易1.2万起,同比增长40%。”猪八戒网知识产权业务负责人透露。这些平台不仅提供展示渠道,还配备专业评估、法律咨询、过户代办等一站式服务,大幅降低交易门槛与风险。
交易风险不容忽视
尽管市场火热,但风险依然存在。
“购买闲置商标最怕遇到权属纠纷或近似商标冲突。”一位从业多年的代理人提醒。他曾遇到客户高价购得商标后,发现原持有人仍保留多个类似商标,导致品牌保护存在漏洞。
专家建议,交易前务必进行充分尽职调查,确认商标状态正常、无质押冻结等限制,并借助专业机构完成过户手续,避免后续纠纷。
未来展望:精细化运营时代来临
随着市场不断发展,闲置商标交易正走向精细化、多元化。除传统转让外,商标租赁、授权等灵活合作方式日益增多。一些投资者甚至专门收购具有潜力的闲置商标,通过培育后溢价转让。
“商标不仅是企业标识,更是重要的无形资产。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教授表示,“有效盘活闲置商标资源,既能满足市场需求,又能促进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,形成双赢局面。”
在这个万物皆可盘活的时代,曾经“沉睡”在档案柜里的商标,正悄然苏醒,焕发新生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它们是快速启动品牌的捷径;对于原持有人,它们是可变现的沉睡资产;对于整个市场,它们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一环。闲置商标交易这片蓝海,才刚刚掀起它的第一波浪花。
---
*本文仅供参考,具体交易请咨询专业知识产权机构。*